读书笔记-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(1)

写在开头:

写作的目的在于记录和沉淀自己的想法,以及不断地反省。

以前总是担心自己的想法不够成熟,过段时间回过头来看总觉得自己特幼稚。
但是前两天翻到了三年前写的文字,觉得还好,看起来是趋于稳定了。
再加上偶尔认识的朋友的影响(她一点都不怯于表露自己),我也想试试。

还有就是在《当呼吸化为空气》一句话:

如果说没有自省的人生不值得过,那么没有真正活过的人生还值得自省吗?

关于本书:

这本书是我去年到今年一直反复阅读(包括听)的书,对我个人而言的意义在于书中说的一句话:

我们目前正处在满足口腹之欲,却忽视精神食粮的需求的时代。事实上,你经常听到有人这样说:忘记吃午餐可是一件大事。可是你从来没听到过:你最后一次满足精神上的饥饿是在什么时候。难道我们每个人天生都是精神富足的人么?答案显然是否定的。

我需要这样的书籍补充我精神所匮乏的某些东西。

以下是正式书摘,形式为书摘(多) + 自己的粗浅想法(少):

第一封 起点不是终点

约翰·D.洛克菲勒(1839—1937),美国著名实业家、资本家,美国史上第一家工业托拉斯企业的创建者。他的出身虽然贫寒,但是自身却始终充满着斗志,自儿时起,他就立志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男人,最终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,他终于建立起了庞大的商业帝国,他成功的塑造了美国的一个独特的时代,他甚至被誉为“窥见到上帝秘密的男人”。

他用自己的方法成就了空前绝后的财富,可是他的一生勤俭自持,不抽烟、不喝酒、不赌博、不好女色,在他晚年的时候,他更是将自己大部分的财产捐出资助慈善事业和医疗事业,给后世的美国富豪写下了先例。

美利坚合众国的建国信念就是人人平等,但是这种平等是法律意义上的平等,与文化优势甚至经济优势无关。你不妨想想看,我们生活的世界就像是一座高山,当你的父母生活在山顶的时候,也就意味着你从出生就会在山顶上。而如果你的父母生活在山脚,则注定你需要努力地攀爬才能够爬上山顶,很大意义上,父母的位置其实决定了孩子的人生起点。

路过:这是事实,你得接受。

但是你要知道,这并不意味着人生的起点不同,最终的结果也不同。你要知道,在这个世界当中,永远没有世袭穷、世袭富的说法,也永远没有世袭胜、世袭败的说法,所存在的只有我奋斗我成功的真理。
我坚定不移地深信着,我们的命运是由我们的行动决定的,而并不是我们的出身。

约翰,机会对于人们来说,永远都是不平等的,但是结果却可能是平等的。

有这样一个故事,讽刺富家子弟的无能,故事发生在很久之前的费城,一个酒吧的客人,谈及某个百万富翁的时候说道:“他是白手起家的百万富翁。”“是啊,”旁边一位比较精明的先生回答,“他继承了两千万,然后他把这笔钱变成了一百万。”

只有那些能够享受自己创造的人,才能成为快乐的人,而那些不思进取,只知道像海绵吸水一样的人,只会失去快乐。

我相信没有人不渴望过上快乐、高贵的生活,但是真正懂得高贵快乐生活的人却不多。我认为,那些高贵的人,并不是高贵在他们的血统上,也不是他们那些高贵的生活方式,而是来自于高贵的品格和自立精神。

你的人生才刚刚开始,你要经历一场场战役。我能深切地了解到你想成为这场战争当中最后的胜利者,但是你知道,每个人都有追求胜利的意志,而最后赢得胜利的人,都是那些决心做好准备的人。

约翰,我的儿子,那些享受着特权却没有力量的人是废物,而那些受过良好教育却没有影响力的人是一堆垃圾。要学会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,坚定地走下去,上帝一定会帮你的!

时间关系,今天就只记录第一封吧。
都是大白话,没什么可以讨论的,建议反复阅读全书,收获肯定不少。
风险提示:看到,听到,甚至拥有好想法,好道理的人这个世界上比比皆是,过不好这一生的人也大有人在。

2020年4月6日 下午10:01 @SZ

(✪ω✪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