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还是第二?

写在开头

一直秉着吃鸡蛋不必找下蛋鸡(就是懒)的原则,读着人家的信,没有详细查过这个人,今天仔细看了下,把他的传记列入了必读的书单。从维基百科挑三个让我注意到的点吧,如何如何厉害就不列了,这不重要,没必要引用加以强调:

  1. 他爹一般般,还说过这样的话:“我一有机会就骗我儿子。我要他们精明点。” 但是和妈妈关系很好。(又是一个例子)
  2. 1864年,洛克菲勒与劳拉・赛丽丝提娅・洛克菲勒结婚,两人是十年前的中学同学。他对妻子评价甚高:“她的决定比我的还要正确。没有她的建议,我会是个穷人。” 他从此再也没有第二段爱情关系。 (又是一个例子,夫妻关系不错的例子,我一直在搜集。1839 年出生,25 岁开始的婚姻关系)
  3. 从一开始工作就把收入的十分之一捐出去,热衷慈善事业。北京协和医学院是他的基金会捐资的…

哎,优秀的人哪儿哪儿都优秀,从头发根到脚指甲。都说财富地位有阶级分化,其实品格特质也是吧,应该也会有类似的复利效应(这算不算跨学科呢?)。以下是笔记正文:


第19封 就要做第一

“没有野心的人是不会成就大事的”,这句话是我那位汽车大王朋友亨利·福特先生,昨天告诉我的成功秘诀。

碎碎念:「天下事无所为而成者极少,有所贪有所利而成者居其半,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其半。」

人在被创造出来之后,只有两个目的,一个人不是在计划自己的成功,就是在计划失败,这就是我一生的心得。

我从来都不缺少野心,在我很小的时候,我就立志成为最为富有的人,对于当时的一个穷小子来说,这个想法其实有些过大。但是我就是认为目标一定要伟大才对,因为想要获得成就,就一定要刺激自己,伟大的目标能够支撑你发挥全部的力量。

路过:这周因为略累,捡起一本闲书《将夜》,上边的话就像是小说的主角一样,志向远大得不行,比如「要做天下第一大侠,锄强扶弱,名留青史」,再比如从小立志成为火影或者海贼王的男人… 然后就开了挂,加了环,逆了天,改了命,不用读书也能坐上人类进步的商场直梯… 但是有个问题是:一本书只有一个主角… 不过如果积极一点想的话,就是求其上,再不济也得其中,嗯,有相对积极正向的想法是比较重要的。

但是,对于一个穷小子来说,怎么样才能把这个伟大的梦想变成现实呢?难道
就依靠每天努力地去为别人工作来实现它么?这显然是个非常愚蠢的想法。

路过:是啊,洛同学,说得极有道理。

我相信能够依靠自己勤劳致富,但是我不相信去给别人工作一定能成功,在我住进百万富翁大街之前,我就发现,在我的身边,有很多的穷人都是在工作当中非常努力的人。

可是现实就是这样的残酷,不管雇员有多么努力,帮老板工作最后变得富有的人少之又少。替老板工作获得的薪水,只能在合理的预期当中让雇员存活下去,尽管雇员很有可能赚取不少钱,但是想要变得富有却是很难的事情。

路过:我在之前的文章就提过了,我也早发现了,我从农村到小城市到大城市再到大大城市,哪里都见过很努力的人,然而,稍微比较一下就发现,现实就是残酷的,并不会因为你多干活就多给你碗饭吃。 很多时候环境像是楼板,楼下的人再努力,也够不着楼上的人脚底。 何况,楼还很高很高,有好几十层高。

在我离开学校,四处寻找工作的时候, 我就给自己设定了一个目标,那就是一定要到一流的公司当中去,一定要成为一个一流的职员。

因为只有一流的公司才能给我一流的历练,塑造出我一流的工作能力,让我的见识变得一流,同时让我积累到一笔可观的薪水,那将是我未来开创事业的资本,而这一切终将成为通往成功道路上最为坚实的基石。

路过:其他也是类似的,抄作业就抄学霸的,抄作业原理。

我一直将努力工作一定会致富当成一句谎言,从不把帮助别人工作当成累积可观财富的上策,反之,我非常相信去给自己工作才能富有。我所做的一切事情都忠诚于我的梦想,以及为了实现这个梦想而不断努力达成目标。

路过:+1

那段时间,寻找工作成了唯一的职业,我每天早晨八点,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将自己打扮一下,就离开自己的住所开始了新一轮的预约面试。就这样,一连几个星期之后,我将自己名单当中的公司跑了一圈,最后依然没有收获。

路过:想到了上周看的梅耶·马斯克的传记《人生由我》,人生切换了三个国家九个城市,作为营养师和模特的她每次搬家都得重新获取客户关系… 一开始被拒绝和不被重视,那是板上钉钉肯定会发生的事情。

这看起来其实并没有那么糟糕不是么?但是没有人能够阻止我前进的脚步,阻碍自己前进的原因就是你自己,你才是唯一能够决定自己能做下去的人

我告诫自己,如果你不想让别人去偷走你的梦想,那你就一定要在被挫折击倒之后马上站起来。我并没有感到沮丧,甚至连番的挫折反而更加坚定了我的决心。然后我毅然而然地从头开始,一家一家地去跑,甚至有几家公司我跑了两三次。

人生就像是一部脚踏车,除非你向上向前不停地向着目标前进,不然的话你就会摇晃跌倒。

路过:「生活就是成长,不成长就是死亡。」

我时常告诫自己:“你的前程就在于这一天天过去的日子,你人生的终点将是全美首富,你目前距离那里还很远很远,你要继续地为自己努力。”

做一个最为富有的人,是我努力的原因以及鞭策自己前进的动力。在过去的几十年当中,我一直都是追求卓越的人,我常常激励自己的一句话:对于我来说,第二名跟最后一名其实没有什么两样。

路过:看看,看看人家这孩子。(不过维基百科说:他学生时代擅长于算术,但别科成绩平平。)

所谓伟大的人生就是不断征服卓越的过程,我们必须不断地向这个目标前进,不畏痛苦,不怕艰难,准备随时在漫长的道路上摔倒。

1931年3月15日 (此时老约翰93岁,小约翰58岁)

路过:93 岁写出来的文字,希望我到时候别回首萧瑟,哭哭啼啼,哀怨人生艰难。

写在最后

整理过程的一个感悟:书还是人的加油站,虽然吧,有的人一辈子不加也可以。

附加一首自传诗。

洛克菲勒在86岁时,写下了这首短诗总结自己的一生
I was early taught to work as well as play,
My life has been one long, happy holiday,
Full of work and full of play,
I dropped the worry on the way,
And God was good to me everyday.

我从小就被教导既要娱乐也要工作,
我的人生就是一个悠长,愉快的假期;
全力工作,尽情玩乐,
我在旅途上放下了一切忧愁,
而上帝每天都善待着我。

(✪ω✪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