写在开头
一个人的时候,难免会踌躇不前,不确定自己是否走在了相对正确的路上。这个时候就想观察一下身边的人的生活状态,结果更加迷糊了,就好像那个蒙着眼睛走路的游戏,自己以为是在往前走,但是有可能是在绕圈,原地踏步… 躺平最容易,不管是否蒙着布,似乎也舒服,但是我现在不想往那边走。
好在可以看书,好在有让自己保持一些习惯,比如写日记,整理读书笔记,和人交流,像闹钟一样提醒自己。那些闪闪发光的东西未必一定要实现,但是至少可以起到指明灯的作用,像是家乡的星空一样,看得到的时候,走夜路也分外踏实。
假期很快就结束,时间就这么流淌,我觉得自己很多地方还做得不好,很多计划中的事情仍然在搁置,很多时间仍然在荒废,很多借口说自己做不到… 想把这些一个接一个地划掉。
接下来是信的正文,之前换工作面试的时候,有个面试官问我,看起来你的选择都是被动触发的,是吧?我当时候以另外的方式绕过了这个问题。但是,后来想想,其实自己确实一直不大主动,看起来自己尽了力,实际上却偷了懒。嗯,太被动不好,所以后来有在有意识地改进这一点。
第 28 封 真诚地相信自己就有办法
找出将事情做好的方法,是把任何事情做成的前提,这并不需要有什么超人的智慧。重要的是你一定要相信自己能把事情做成。要有这种信念,当我们自己相信一件事情可以做到的时候,我们的大脑就会为此找出各种方法。
只要我们相信这件事情能够做成,我们就一定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方案,将我们内在的那些创造性的能力发挥出来。相反,如果不相信事情能够成功的话,那么就等于我们自己关闭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心智,这样不仅会阻碍我们发挥创造性的能力,还会让我们的梦想破灭,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常说“有志者事竟成”的道理。
什么计划都不是绝对完美的,这也就意味着将事情不断改良可以一直进行下去。我深深地了解这一点,所以我常常会找到一些更好的方法。我从来不会去问自己,我到底能不能做好,我知道,我一定可以做到的,所以我常问自己的问题是,我怎么样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?
想要找出完美办法最好的途径,就是自身拥有很多的想法。我不断地去给自己或者别人设定一些比较高的标准,不断去寻找增进效率的办法,用最低的成本来换取更多的报酬,投入更少的精力去做出更多的事情。因为我知道的是,最大的成功者都是那些曾经抱着“我能够把事情做得更好”的态度的人。
不断的进步和“我能够做到更好”的态度,是需要培养的,要每天去问:我今天怎么样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,今天我要如何去激励员工?我还能够给公司提供哪些不一样的服务?我应该怎么办才能让我的工作更有效率?这个练习其实是很简单的,但是却非常实用。你不妨去试试看,我相信你也能够找到很多的方法来得到更多的成功。
孩子,我们的心态决定了我们的能力。我们觉得自己能够做多少,就一定能够做多少。如果真的相信自己能够做到的话,那么我们就能找到更多的方法去做事情。
拒绝接受新鲜事物和挑战的人,是非常愚蠢的。我们要集中自己的心思去想怎么样才能做到更多。只有这样,那些富有创造性的想法才会到来。就好像改善目前的工作计划,或者找到平时工作的捷径,或者是去把那些无关的琐事都删除掉。换句话来说,那些能够让我们做得更好也收获更多的方法,都会这样的出现。
1903年12月4日 (此时老约翰65岁,小约翰30岁)
写在结尾
摘录富兰克林自传的一段话:
『这项事业看上去恢弘艰巨,但我并不气馁,因为我一直认为,一个能力尚可的人可以在人类中促成大变革,成就大事业,只要他首先制订一个好计划,然后剪除一切娱乐活动或其他可以让他分心旁骛的事务,把推行这一计划当作他唯一的研究和事业。』
天寒加衣,照顾好自己。
2020年10月8日 下午8:06 @XA